刘兰林

发稿时间:2023-04-18浏览次数:

   


1983年7月于安徽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本科毕业留校任教,博士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长期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遵纪守法,思想政治素质较高,具有模范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担任教学督导期间,爱岗敬业,工作责任心较强。

2022年12月被评为“安徽省名中医”,曾被评为全省“三八红旗手” 全省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并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名誉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温病分会副会长、新加坡南洋仲景学院中医学术顾问、《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编委

和《中医药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中医学术水平和临床业务能力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

学术上首创寒温融汇的外感病三维辨证理论,得到国内外中医学者的广泛认可和多次引用。对伤寒和温病、外感和内伤、经方与时方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在国内率先运用温病学理法方药与现代数据挖掘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发表系列研究论文。

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61篇,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2部,主编、参编学术著作6部。获得省级教研成果3项,主持及参加科研项目11项。

一、近五年学术著作:(主编、副主编)

1、《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温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年,副主编。

    2、本科生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十三五”规划教材《温病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副主编。

3、研究生“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温病学说理论与临床》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年,副主编。

4、本科生“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温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副主编。

5本科生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数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温病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副主编。

6、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课程《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应用》,

2013年,主编

二、学术论文(通讯作者或指导老师):

1、新安王氏内科王仲奇与王任之治疗“时邪”用药特色分析[J].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2(05):313-318.

2、刘兰林教授通过三焦辨证治疗脂溢性脱发经验[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01):57-60.

3、基于PDCA循环的复合教学模式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教育,2021,40(01):57-60.

4、刘兰林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处方用药规律及聚类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0,32(09):1694-1697.

5、明清新安医家治疗瘟疫用药规律探讨[J].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36(04):35-40.

6、新安医家王仲奇寒温并用法论治“时邪”经验浅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06):2739-2741.

7、基于中医经典理论治疗顽固性失眠经验[J].心理月刊,2020,15(07):231.

8、中医药治疗接触性皮炎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8):49-50.

9、基于数据挖掘的“新安医学王氏内科”咳嗽医案的症状分析[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9,20(04):243-247.

10、李可临证治疗急危重症特色[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40(03):110-112.

11、基于频数分析的刘兰林教授治疗黄褐斑用药规律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2(04):311-313.

12、瘟疫病“阳濡弱,阴弦紧”脉象源流及临床意义[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1(04):11-13.

13、刘兰林教授运用温病学理论治疗痤疮的用药规律研究,山西中医药学报,2018,4(12)

14、刘兰林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处方用药规律及聚类分析、中医药临床杂志2018,5(3)

15、基于数据挖掘的刘兰林教授治疗黄褐斑的用药规律研究,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5(32)

16、135例失眠患者的中医体质调查及logistic回归分析、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8,6(3)

三、教研成果及科研项目:

1、2010年获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1

    2、2012年获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1

3、2015年获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4

4、2022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校级) “基于温病三焦理论从湿热论治慢性湿疹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编号2022105(指导老师)。

5、2019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国家级)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兰林教授运用温病学理法方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用药规律研究”,编号2019053,(指导老师)。

6、2019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国家级) “以小柴胡汤为例探究组方药物性味配伍意义”,编号2019024,(指导老师)。

7、2019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省级)“浅探刘兰林教授运用温病学理论对脂溢性脱发的诊治特色”,2019196,(指导老师)。

8、2019年安徽中医药大学校级重点课题“基于PDCA循环的“案例教学-对分课堂”复合教学模式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编号2019xjjyzd013,(参与及指导老师)。

9、2021年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以提升临床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式教学法在中医学专业《温病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编号2021jyxm0823,(参与及指导老师)。

10、2015年安徽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项目“新安医家温病学研究”,编号azyxk201505,主持。

    11、2016年安徽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项目“黄芪多糖注射液干预哮喘小鼠相关的实验研究”,编号2016ts009,主持。

此外,热心参与中医公益事业,担任省中医管理局主办的“全省首届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大赛”的仲裁员;2017年8月参加“中医中药中国行”专家义诊,带队到黄山市三区四县开展民间中医药调查,参加世界养生大会的专家义诊;2017年、2018年、2019年炎夏带领学生到革命老区金寨县、黄山、太湖县等开展社会实践义诊活动,并荣获团中央学校部“全国优秀摄影奖”“全国优秀报道奖”“全国最具影响好项目”;2017年6月在第七届国际经方班(新加坡站)上担任主讲嘉宾;2019年11月担任“一带一路”背景下世界中医药高峰论坛大会主讲人。2021年11月担任长三角中医经典工作坊学术会议特邀专家讲座;2021年8月担任全国中医四部经典及其临证指要师资研修班特邀专家并主题讲座。